[育儿宝典] 孩子咬人、扔东西,这些行为要不要制止?

[复制链接]
查看: 11303|回复: 0

286

主题

288

帖子

311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1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6-8 09:47:5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咬人、撕书、扔东西……当宝宝出现这些行为,家长往往会极度抓狂,头疼欲裂。如果家长极力阻止,宝宝还可能会越来越严重。那么宝宝的这些坏习惯,要不要制止呢?




孩子自打出生后,就各种烦恼不断。随着宝宝的长大,一些行为更是让家人头疼不已。比如:在你不注意的瞬间,随着一声声清脆的撕纸声,你眼看着自己心爱的书籍变成了碎纸片;宝宝手能够到的任何物品,都会将它们丢出,在空中形成一道道弧线,最后被扔到房间各处;带出去和其他宝宝一起玩儿,他们却咬自己的小伙伴……

当宝宝出现这些行为,家长往往会极度抓狂,头疼欲裂。那么宝宝的这些坏习惯,要不要制止呢?

行为一:咬人


应对:当宝宝1岁后,出现咬人行为要制止!

“咬人”这两个字在很多家长的眼里就像定时炸弹一下,不少娃们都曾惨遭过类似的“暴力”,其实不管是孩子咬别人,还是可能被咬的,家长们心里都会特别紧张。

大部分时候,我们总喜欢直接找到解决方案,但是面对咬人这件事情,分析原因特别重要!到底宝宝为什么爱咬人呢?

宝宝4月龄左右,即将出牙时,会因牙龈肿胀等不适而啃咬玩具或最亲近的人,此时他还不明白咬人是对还是错,即便父母瞪着他说“不许咬”,也是没有用的。

一般的做法是给宝宝一些蔬果片、饼干,或者是磨牙棒和牙胶,提供他更多的咀嚼机会。这样宝宝缓解了出牙的不适,也就不会咬人了。

而等宝宝1岁左右时,有时也会出现一兴奋就咬人的行为,不但咬身边的大人和一起玩耍的宝宝,也会咬自己。这其实是他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只是用错了方法。父母这时应该及时制止,明确而严肃地告诉他这是“不允许”的行为。这个年龄的宝宝已经可以理解大人的意思了。





行为二:撕纸


应对:不用制止,让宝宝在撕纸中获得快乐!


一些家长发现,宝宝非常喜欢撕纸,刚买的新书,宝宝看几眼就开始撕,一直到撕烂为止。其实宝宝撕纸如同学说话、学走路,也是一种学习过程。

当宝宝六七个月大,发现通过手的动作能改变纸的形状并发出声响时,会感到快乐,好奇心得到满足,所以会对撕纸“情有独钟”。

家长应教会婴儿将大纸撕成小纸,再撕成纸屑,使婴儿初步认识到自己有改变外界环境的能力,从中得到乐趣,同时也训练手眼的协调能力,促进脑功能的健全与成熟。

因此,父母不要阻止宝宝撕纸,相反,还要鼓励。但要注意的是,不要把书本和有价值的资料交给宝宝撕,也不要将不干净的纸给孩子,以防传染疾病。

行为三:扔东西

应对:可进行适当的认知教育,不建议严厉制止!

宝宝一天天长大,忽然有一天,爸爸妈妈会发现宝宝变得调皮起来,把桌子上的东西推到地上,抓起东西来就往地上扔,扔完了还得意地冲你笑。

当宝宝9月龄左右时,会对“扔东西”的游戏十分热衷。凡是能抓到的物品,都会被宝宝有意识地丢出去,他会感到非常兴奋,认为自己又多了一项大本领,然后就会非常高兴地重复丢东西的行为。

在婴儿阶段,乱丢东西可以帮助孩子的智力与心理的成长,在丢东西时,他们会观察到物体落地的方式和声音,学会心理期待,等等。因此,在孩子刚学会丢东西的时候,家长不要着急阻止,可以把这种行为看做是学习。

家长可以和宝宝一起玩“扔扔捡捡”的游戏,同时顺势引导培养宝宝东西扔出去还要收回来的好习惯,让他知道自己扔的东西要自己捡回来。

当然,父母还可以做一些必要的认知教育,比如告诉宝宝什么东西可以扔,什么东西不可以扔,同时也要选择耐摔的物品给宝宝玩哦!




行为四:玩弄生殖器

应对:需制止,但不要大声斥责,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转移宝宝兴趣。

经常看到一些宝宝坐在婴儿车里,小手不由自主地玩弄自己的生殖器,尽管大人匆忙制止,但不一会小宝宝又玩上了。很多家长看到宝贝有这种行为的时候,往往会打他的小手,或大声斥责,但都不会有什么明显的改变,严重的还会变本加厉,玩得更加频繁。

其实,宝宝玩生殖器是一种常见的探索行为,对他们来说,生殖器和肚脐、手指、脚趾一样都是身体的一个部位而已,但触摸生殖器会有快乐的感觉,也就会不自觉地经常玩弄了。

家长首先应该转移宝宝的注意力,给予有趣的玩具或者安排丰富的活动,让宝宝的双手忙起来,而无暇顾及自己的生殖器;其次,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会对性产生好奇心,家长可以用简单易懂的语句,解答宝宝的性提问。

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应当经常检查宝宝的生殖器是否卫生,有没有异样,以便消除宝宝生理上的不良刺激,也能更好地保护宝宝的生殖器。


其实在懵懂无知的孩子眼里,根本不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所以,当宝宝出现一些坏习惯时,家长不要一味的制止,俗话说“疏则通,堵则盈”,家长的正确引导才是关键。



来源:婧麒母婴生活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手机端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