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宝典] 【韩水爸妈帮】胎毒真的是“毒”么?宝宝心里苦!

[复制链接]
查看: 12861|回复: 0

42

主题

43

帖子

21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4 10:27:5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总有一些新手妈妈有苦说不出
只要孩子身上出现一些很常见的小问题
就被吐槽都是因为有胎毒
胎毒究竟是什么呢




现在非常多的准妈妈在孕晚期都想要宝宝更加健康,于是都会想各种办法来去胎毒,防止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以后皮肤容易出红疹。那么孕妇如何去胎毒?怎样去除胎毒?

1什么是胎毒?

在医学上是没有“胎毒”这种说法的,胎毒是中医的说法。所谓“胎毒”,其实就是婴儿脂溢性皮炎,症状表现为在婴儿皮肤上的皮疹现象,这种病症可能与母亲的内热体质有关。“胎毒”是产后急性过敏重症的俗称,主要表现为各种皮肤变态反应,如疮疖、疥癣、痘疹等。


从西医的角度看来,怀孕期并没有所谓的胎毒。如果孕妇在孕期大鱼大肉大吃大补,吃过多的孕妇奶粉,食用过量的辛辣和煎炸食物,就会加重身体内的热气,很有可能会传给胎儿,而导致宝宝湿疹等。




2常见的症状及表现形式

临床上,胎毒常见的证候有胎毒发热,胎毒发寒,胎毒发搐,胎毒发黄等。


1.胎毒发热:遍身壮热,口闭面赤,呼吸气热,眼胞浮肿,气急喘满,啼叫惊烦,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2.胎毒发寒:面色青白,昏昏多眼,吮乳泻白,呼吸气冷,身起寒栗,曲足握拳,腥痛啼叫不休,或口噤不开。

3.胎毒发搐:频频作搐,身热面青,牙关紧闭,气逆痰鸣,腰直身僵,双目上视,啼声不出。

4.胎毒发黄:面目及全身皆黄如金色,身热,小便如栀汁,乳食不思,啼哭不止。




3孕期如何预防胎毒
1、怀孕期间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多吃滋阴润燥、生津养肺的食物和当季水果,少吃辛辣、油炸、油腻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2、如果是过敏体质,建议去大医院的变态反应科(皮肤过敏科)详细筛查过敏源或听专家给出一些建议,避免宝宝从母乳中获得这种过敏源。
3、注意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适当休息,才能保障肌体的平衡,提高免疫力。
4、切忌为“清胎毒”乱用吃药,某些清胎毒偏方、龟苓膏或凉茶,所含成分不适合孕妇饮用,盲目服用有隐患。
5、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新陈代谢。



4那些「胎毒」背锅的症状
  • 新生儿脂溢性皮炎

目前的研究显示,新生儿脂溢性皮炎是由刚出生的胎儿从母体携带的雌激素水平过高引起。

脂溢性皮炎常于出生后2~10周发病,多见于头皮、面部、鼻唇沟、眉毛区、耳周及褶皱部位,表现为油腻、细小、鳞屑性的红色斑片。头皮可能出现局部或全部布满厚薄不等的、油腻的灰黄色鳞屑,并蔓延到前额,严重的伴有糜烂、渗出。一般在3周~2个月内逐渐减轻、痊愈。如果持久不愈,就应该考虑是患上特异性皮炎的可能性了,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哦。

患病期间我们需要做的有:清洗动作要轻柔,不要强行剥离痂皮;尽量避免患儿抓挠引起感染;坚持母乳喂养。

  • 黄疸

从医学角度分析,新生儿从母体脱离后,血液中的胆红素会产生变化,直接导致婴儿的皮肤经历一个肉眼可见的黄染过程,这种黄疸称作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最明显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足月儿在出生后4~5天,早产儿则为5~7天

生理性黄疸完全消退的时间:
足月儿一般不超过两周,而早产儿可能3~4周或者更久

生理性黄疸不需要干预,如果一定要干预的话,就多吃母乳。多吃多排泄,黄疸自然消退得快一些。注意不要给宝宝喝水,6个月以内的婴儿无需额外饮水。

但是,如果黄疸在婴儿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或者黄染程度严重,或者消退的时间明显延迟,就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排除病理性黄疸的可能性了。

  • 湿疹

湿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也就是过敏。通常的原因包括遗传过敏体质,衣物、食物、护肤品过敏,精神因素等。目前没有证据显示是由于妈妈怀孕期间食用了某种特殊食物导致婴儿产生湿疹。

目前认为,应对婴儿湿疹,最关键的是保湿!保湿!保湿!

保湿产品不推荐含水多的稀释性乳液,因为这些乳液中的水分蒸发了之后可能会导致皮肤更加干燥。一般推荐以矿物油(比如凡士林)为主要成分的粘稠型膏状护肤品。

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也有一些注意事项,例如:

  • 洗澡水避免过热,洗澡不要过于频繁;
  • 辅食添加循序渐进,发现可能加重湿疹的食物要延迟添加;
  • 贴身衣物要用柔软纯棉制品;
  • 选用温和的洗涤沐浴产品等等。


一旦发生了较严重的湿疹,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激素类药膏不要畏首畏尾。要知道,那些可怕的激素副作用并不会出现在激素外用药物上,请务必充分相信正规医院医生的权威性!

  • 鹅口疮

任何人都有可能发生鹅口疮,可这跟「胎毒」没半毛钱关系。

鹅口疮由白色念珠球菌过度增殖引起,是真菌的一种。

人体是个复杂的细菌环境,尤其是口腔,它和外界相通又相对密闭。这种特殊的生理特点导致口腔菌群异常丰富(说到这你们一定还会想到另外一个,呃,器官)。正常情况下,各种菌菌和平相处,也就是菌群平衡。一旦宝宝免疫力下降,口腔卫生不良(口欲期),应用抗生素或者营养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就会有那么几个细菌图谋不轨,大搞破坏,导致原来的菌群失衡。其中,白色念珠球菌就是最喜欢趁火打劫的家伙,它总是趁机借势疯涨,于是就出现了宝宝口中的鹅口疮。

发生鹅口疮后,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清洗,或在患处少量涂抹制霉菌素。正常情况下1周之内就会痊愈,但如果鹅口疮反复发作,就要去医院诊断,排除一些免疫缺陷类疾病。

孕期你有过“去胎毒”的经历吗
欢迎底部留言哦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手机端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