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人那么多孩子,不照样带么?”

[复制链接]
查看: 9027|回复: 0

474

主题

474

帖子

1659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65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6-23 10:14:3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经常听到有人说,“以前人家生那么多,不是照样带吗,怎么现在带一两个孩子就这么难”。

潜台词是这届妈妈不行,吃不得苦,业务能力弱,或是这届孩子不行,养得太精细,惯坏了。

微博上发了之后,大家的留言很多,有不少让人唏嘘不已的心酸故事。

今天这篇是和特约作者莫愁一起写的,结合留言和数据,谈一谈“过去人养娃”的真相。




生下来不易,活着也不易

以前一家生6-7个的时候,养孩子真的不是现在想象的那么轻松美好。

那个年代物质条件本来就不好,孩子数量多加剧了养育质量的降低,拿我外婆来说,生了9个,有2个童年就夭折了,还有1个是送给别人家养的。

要干农活,年纪小的孩子只能由年长的孩子带的,舅舅自己还是个孩子时候就带弟弟妹妹,能有什么质量呢。

我婆婆的奶奶生了7个孩子,其中3个儿子都是在6岁前夭折的。

解放前,婴儿死亡率是20%。【1】【2】

也就是说,每五个孩子中就有一个不幸夭折。大中城市的婴儿死亡率,1950年代才下降到10%,1960年代下降到3%,1970年代下降到1.5%。而如今的全国平均数据是0.75%。【1】【2】

传染病、呼吸疾病、消化疾病、营养不良、意外伤、产伤窒息等,都是之前排在前列的死因。【2】



一些如今看来不起眼的病,在当时都可能致命。这有经济和医疗条件的因素,但也有不当养育的锅。

所以不要以为以前人都是超人,在当时的情况下,孩子养不养得活,是听天由命,能活着就已经是运气。我记得外婆晚年提起夭折的孩子,仍然是忍不住落泪。

那个时代的母亲,眼见自己的孩子饿死、病死却无能为力,是怎样的酸苦与锥心呢。


养是养了,但质量很低

队友的奶奶,生老三的时候,自己给自己接生,生完当天,还要支撑给老大做饭吃,没有办法,那个年代,连个帮手的人都没有。

即便孩子活下来,养育也没有太多质量可言:

辅食也许就是野菜米汤,公公说小时候,有次生病才喝上米粥,结果一下子全吐了,捧着吐出来的粥大哭,特别的舍不得。

出门干农活,只能把孩子放在田头草框里,出门上班,只能把孩子锁在家里,饿了尿了拉了都没人理;孩子没有鞋没有袜子,经常因为被拴大哭蹬腿,后脚跟都蹬烂了;

有个留言提到,妈妈从小被外婆打到大,小时候又一次因为外婆叫她,她没有听见,外婆顺手在地上捡了一块石头就砸过去了,砸到她妈妈腿上,她妈妈瘸了三个多月。

很多孩子是7、8岁就开始承担很多家务,有留言说,自己的妈妈六七岁就学着做饭,照顾弟弟妹妹,端不稳盆子,滚烫的汤就淋在身上。还有留言说,她的妈妈五年级背妹妹去上学,后来实在没办法休学一年在家带妹妹。

很多孩子是没机会识字的,尤其是女孩子,最直接的一个数据:解放前的文盲率高达80%。【3】

有留言提到,她妈妈和她的妹妹满月就被送回老家了,老家孩子多,大人也没有精力照看,7岁回城里上学才开始穿鞋,小姨5岁都还不会说话。

有太多太多......这些事情,也不过过去几十年而已,只是日子好了,逐渐的被人们淡忘,选择性地忽略了。

所以说,以前能养的孩子数量多,并不神奇,因为实在是质量太低。




关于过去养孩子的美好幻想

大家都知道,马斯洛理论把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

过去追求的是基本的生理需求,而如今,父母们要满足孩子的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要尊重他们,要让他们有机会自我实现。在每个孩子身上的付出和投入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孩子:挑战》里说到:

“在人人有平等意识的社会里,我们不能控制和命令别人。丈夫失去了对妻子的统治权,父母失去了对孩子的统治权。如何在尊重孩子,给孩子平等自由的同时,让孩子尊重规则、承担责任、懂得合作,这是现代教育的基础课题,也是现代父母要面对的永恒挑战。”

也许你听过类似的话:

“以前的孩子多好带啊,放在家里撕报纸能撕一下午”
“以前都是不听话就要挨打的。”

孩子的乖巧是表象,需求不是没有,而是无法被满足之后的被动承受。

每一次原生家庭的话题,都能引起很多的共鸣,多少人无法忘却潜藏在心底的童年创痛。

我们可以理解时代的局限性,但如果把当年的方式当做成功经验,就有些悲哀了。


新一代人有新一代人的活法

如今的小孩儿,跟过去的比,不管是身体还是智力发育都更好,这些都是离不开大人的陪伴和亲子互动。

也有人提到,现在的人比以前娇气了,此言不虚,这点我们的确需要向前人学习,

不过现在的年轻父母,固然是没有脸朝黄土背朝天地去劳作,但要兼顾工作和家庭,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回应孩子的需求,要多陪伴孩子,注重早期教育,投入多,也承担着很多的压力。

过去的苦,是苦在劳力上,现在的是苦是劳心劳力……

有人说,正因为自己成长过程中受到了父母的性格缺陷的影响。所以更知道养育孩子需要很好的自己。

一味的否定过去,容易矫枉过正。但时代在真真切切的进步,历史的车轮无法调转,就像我们现在没法再没办法再挑水砍柴,钻木取火。新的时代有新的活法,是古而非今,已经是自欺欺人了。


写在最后

过去也不是一味的苦,许多网友也回忆了父母辈爷爷奶奶辈,养育中、兄弟姐妹之间温馨的记忆。

无论何时,为人父母,爱、责任和勇气,都是超越时空,值得我们传承的普适性美德。

最后,回到标题的疑问,今时不同往日,以前并不是想象中的“美好旧时光”,只希望,我们这代人的努力,能让我们的下一代,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文章:小土大橙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930fb5ff2f687a8e2d3a0187046a2b4f.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手机端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