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情感] 【韩水育儿】这三种父母,肯定养不出优秀的孩子,尤其是最后一种!

[复制链接]
查看: 15427|回复: 0

474

主题

474

帖子

1659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65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17 17:42:0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现代社会的焦虑如病毒一般蔓延,导致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未来忧心忡忡,担心孩子不够成功不够优秀。

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成长成才,有一条美好的星光大道。

在这条星光大道的路途上,不管我们是希望孩子成为出类拔萃,拥有领袖力的人,还是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父母在这个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人民日报也曾发文称,教育改革要从家长教育开始。

所以成功的家庭教育和失败的家庭教育,给孩子带来的是不一样的人生。尤其是失败的家庭教育,这种行为背后不仅是父母一生的悔恨,更是一个孩子一辈子的代价!

下面这三种父母,如果有孩子倒霉遇到,那则是一生的遗憾。

1.
家暴弱者父亲不尊重母亲

8月6日,在海南的一个理发店内,有人对妻子施暴,妻子无力地倒在血泊中,孩子在一旁目睹全过程,并一直哭着叫“妈妈~妈妈~”。




这样的场面,使人愤怒又觉得可怜。

虽然时代进步,但是一些男尊女卑的现象还是出现在中国的大多数婚姻家庭里,男人家暴女人在他们眼里就是家常便饭。

就像柴静在《看见》中写的那样:

“在中国,一个男人仍然可以打一个女人,用刀砍她的手,用酒瓶子扎她的眼睛,用枪抵住她的后背,强暴她的姐妹,殴打她的孩子。他甚至在别人面前这样做,不会受到惩罚——只因为他是她的丈夫。 ”

女人因为怕被报复、面子或是孩子,即使遍体鳞伤,也选择忍气吞声,最终心如死灰。

然而,男人明明把刺刀挥向女人,被刺的鲜血淋漓的却是孩子。

长期生活在不和睦的家庭中,孩子变得不再是一个孩子的模样,他会活成父亲的样子,或是母亲的样子。

要么像父亲一样轻视女性,不尊重女性,有暴力倾向,在以后经营自己婚姻的时候也会模仿自己父母的模式;

妈妈街头被家暴,男童数次挥拳向爸爸

要么是可怜母亲仇恨父亲,变得胆小怯懦遇事退缩,而心里埋下仇恨的种子,这个种子使孩子性格扭曲。

就像知乎上有一个回答说:

对父母恩爱的孩子羡慕不已,即使他们的父母没给他们什么,一个健全的人格已经胜过一切。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但是并不是很多父母可以做到。

作为孩子的父亲,将拳头砸在弱者身上,获得变态的胜利快感,这样的行为对妻子对孩子,都算得上是一种兽行。

让孩子在暴力争吵和鲜血中长大,他的世界也被蒙上一层猩红的恐怖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变化,更别谈成为优秀的成功人士。

2
永远都让孩子听话

前段时间马伊琍在直播中坦言,自己非常后悔,曾经对女儿爱马管教太严格,使女儿无法吐露心声。

我们都知道,马伊琍从小就是在父母的严格管教下长大的。

所以爱马出生后,她也用同样的方式来教育她,并成功地把爱马管教成了人人称羡的乖孩子。




然而,有一天,爱马回家对马伊琍倾诉,说她在幼儿园玩家家酒,有个小朋友每次玩总是当妈妈,这让爱马感到很不公平,因为她也想当妈妈。

马伊琍说:“那你可以拒绝她啊”,而爱马摇头说:“我不敢。”

马伊琍这才发现了事情的严重性:

常年的“乖巧”教育让爱马已经习惯于服从,将自己的感受隐藏起来,已经不会拒绝别人了。

其实只要稍微留心一下就会发现,我们身边有很多像爱马一样乖的“机器人”。

一个个的机器人,他们复制父母的思想,执行父母的命令,却唯独是不会表达自己情绪的冷冰冰的机器人。

这些孩子为了让父母开心,得到父母的奖励或是逃避惩罚,小小年纪便活成了父母期待的样子。

察言观色小心敏感,忽略真实的自己和想法,也没有勇气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长期以往,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

作家雾满拦江曾经评价过这种父母:

  • 他们以为自己在教育孩子懂事,但实际上没有。
  • 他们只是让孩子陷入到巨大的惊恐、过低的自我认知、彻底的自我否定、懦弱到了极点的毁灭性心智。
  • 他们所谓的懂事,只是拂逆孩子的天性,让孩子于自我压抑中,悄然啜泣。


孩子听话是好事,但是只会听话没有自己想法的孩子,就像是家人养的一只宠物:乖巧、讨好、好养活。

所以很多时候,父母并不是教孩子懂事,而是在逼孩子听话,在逼孩子做自己生活习惯的延续。

正如克里希那穆提的一本书《一生的学习》所说:“成年人喜欢让孩子成为自己卑微自我的延续。”

有人说,小时候越乖的孩子长大越平淡无奇,越是爱捣乱爱破坏的孩子长大越有成就。

虽然这句话说的过于绝对,但是当父母全面否定孩子的好奇心和好动的创造力时,孩子只会活在指示里,这辈子也不会超过他父母的成就。

3.
爱与别人家的孩子作对比

日本综艺《屋顶告白大会》给人一种甜甜的治愈感,而“引进”到中国《少年说》之后,却给人一种沉重的“致郁”感。

中国孩子站在天台上,永远处于一种被父母怼的憋屈状态,其中有一对母女,简直是中国亲子关系的一个缩影。

女孩说:你能不能别总是拿我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你为什么不看一下?




妈妈:我觉得你的性格需要打击,不然你会飘。

女孩:我说了,我的性格不适合激将法,你们却总是打击我,我就会觉得自己很差。

妈妈:当你很强的时候,我觉得我要拍一下你。当你很弱的时候,我要推你一把。

这位妈妈甚至对女儿说,你这么差,学霸怎么会和你做朋友的




在妈妈眼里,女儿永远不如别人家的孩子。

女孩在台上痛哭泪奔,妈妈却永远都是一副你不如别人你不能被表扬的严肃面孔。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会对这个女孩产生深深地怜悯,很想上去抱着她跟她说:你不差!你也很棒!

而对那个严格要求,总是将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的妈妈说一句:

想要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不去看一下别人家的父母?别人家的父母才配得上别人家的孩子!

如果孩子在出生之前可以选择,或许他也不会选择你这样的父母。

孩子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不要把他当做石头下面那颗奋力破土而出的树苗,因为就连树苗也是需要养分和雨水的滋润的。

父母对孩子的否定和打击,动不动就拿别人家孩子和自己家孩子对比。

终其一生,这样的孩子都摆脱不了别人家的孩子,都活在父母的比较中。

赢了别人家孩子,父母从中获得优越感,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如别人家孩子,转过头就对自己孩子批评冷眼相待。

这对孩子而言,却是最沉重最自卑的心理阴影。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提出:

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承认自己比别人差,他们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往往来源于成人的评价。

所以经常遭受父母打击的人,常常容易自卑,并且会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绪中不可自拔,严重时还会患上心理疾病,导致许多极端行为。

童话大王郑渊洁:我不羡慕别人的猛虎儿子,也不嫉妒人家的千里马儿子,这个世界上绝了哪种生命形式都会导致地球毁灭。

但事实是,没有家长去关心地球会不会毁灭,他们只在乎自己家的孩子能不能比得过别人家的孩子。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曾说过:一想到人类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能为人父母,真是太可怕的事。

只活在自己世界不去关注孩子世界的父母,只是用一种虚假的陪伴来感动自己而已,这份不科学的“教育和爱”只会让孩子的路越走越窄,直到被逼向绝境。
文章来源家长慧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手机端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