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情感] 所有父母必须接受的残酷真相:你的付出,99%是没有回报的

[复制链接]
查看: 20104|回复: 0

474

主题

474

帖子

1659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65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7 14:56:2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引子

王小波写过一句情话叫:爱你就像爱生命。
其实,这句话特别适合老母亲来抒发对孩子的爱。
有网友打趣说:妈妈的「妈」字,「女」字旁带一个「马」,说的就是在这个世界上,愿意为你做牛做马的女人,只有妈妈。
可是,你愿意为孩子当牛做马,孩子将来就会对你好?
这个问题,其实,还有另一层,想想我们的上一代:当年父母也为我们付出了100%的辛劳,如今,你能为他们做到几分?
2. 母亲的角色陷阱
作家龙应台在新书《天长地久》中提出了母亲的「角色格子」理论。
一旦被抛进「母亲」这个角色的格子里,你就会被定格成人生的后盾后盾永远在后面,保护孩子的安全,给孩子前进的力量。但是因为人的眼睛长在前面,所以,就注定了孩子永远看不到身后的母亲。
  • 对孩子,龙应台做得足够好,她很早就开始记录儿子的成长,还写下了《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最可贵的是她还能抽身出去,冷静客观地看待这种关系: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发现了这个角色陷阱,她想出各种办法制造「亲子专属时间」——跟孩子一起写专栏,一起外出旅行——不再是为了陪伴孩子长大,而是为了让孩子学会陪伴父母老去
  • 不过,对老人,一切却无法重来。当她意识到母亲也需要照顾,需要陪伴的时候,母亲已不认得她,不会说话,也感知不到疼痛……

龙应台感慨:
上一代不会倾吐,下一代无心体会……
为什么我就没想到要把你这个女人,看做一个也渴望看电影、喝咖啡、清晨爬山看芒草、需要有人打电话说「闷」的女朋友?


3. 老人是孩子成长的宝贵资源
上有老,下有小,老人很容易被当成「负担」。
而对于孩子来说,家有老人其实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成长资源——估计很多人都没意识到。
爱贝睿家长教练郭歆老师认为,三代同堂为狭窄而局促的两代人相处空间中撑起了一个支点,把它变成了一个更加立体的三代关系。这个生长的立体空间,为每个家庭成员赢得了额外的「距离」。使你不仅能看到祖父母怎样对待孩子,也可能反观自己与父母的关系。有了这种距离、参看和反观,就有了难能可贵的「身教」。
从小失乡的龙应台很羡慕那些在家族网络中长大的孩子,觉得他们有一代又一代的长辈,接力给他们进行「身教」:
祖父母「老」给他们看,父母伺候长者「孝」给他们看,然后有一天,祖父母「死」给他们看……
他们从日常生活就熟知:在同一个大屋顶下,他们自己在长新芽,而同时有人在老,有人在病,有人在死,有人在生。
等到老和死轮到他的父母时,他已经是一个修完生死课程学分的人。
科学家也找到了相关的证据支持。美国心理学家Duke夫妇发现,那些对家族史很了解的孩子,行为问题更少,对生活有更强烈的掌控感,也能更好地应对挑战。
英国的千禧世代研究(Millennium Cohort Study)还发现,如果在孩子的成长中,有老人适度参与养育,智力发展通常会更好。
老人越早(早于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参与到孩子的照顾当中,对孩子智力发展的好处越多。而且,这种好处还是长期的,有研究甚至发现,老人的参与与孩子20岁以后的社会经济地位相关。


还有研究发现,孩子与老人接触越多,幸福指数越高。研究者解释说,老人的参与,能让孩子建立更多的情感连接,更容易感受到被爱,被欣赏,遇到困难他也不会觉得孤立无援,因为他背后不仅有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4. 我们能给孩子的身教
回到开头提到的那个为孩子当牛做马的问题上。
现实相当残酷,即便做父母的全力为孩子付出,也无法从孩子那里获取同等的回报。
智慧如龙应台,也在感叹:为什么我把自己从「母亲」那个格子里解放了出来,却没有解放你(母亲)?
但有一点可以相信:下一代将来会怎么对待我们,要看我们此刻正在如何对待上一代。
这句话有点鸡汤,但其中的逻辑很清奇——只在孩子身上投入,你可能颗粒无收;做好自己,反哺你的父母,孩子反倒可能有样学样。
想在这个问题上给孩子做一个好表率,需要我们了解一些老人的心理和认知特点。
1不试图说服
老人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顽固。这主要是由于年纪大了,认知能力下降了,思考的速度变慢了,大脑神经又难以建立新的链接,所以,想让他们接受新事物会比较困难,他们更倾向于已有的经验和习惯。
为了解放出更多时间,我买了洗碗机。可是我妈来了之后,总觉得洗碗机洗不干净,洗碗机洗一遍,她自己再洗一遍,完了还要专门去洗洗碗机[捂脸]
你跟她解释,不管用。而且,说多了,一不小心就会被她解读成不尊重老人,不重视老人的付出。


后来,我学聪明了,没必要事事跟老妈达成一致。她可以顽固,我也可以虚心接受但坚决不改。不过,一定不能跟她老人家辩论。老妈发言时,安静地做一个乖巧的小女孩会比较安全。因为你辩了,奏效的可能性很小,小妞还会在一边主持正义:「妈妈,不要那么大声跟姥姥说话!


2重视老人的感受
我们的父母,当年也是家里的中流砥柱,如今,在子女建立的新家庭中,他们的价值感、自我认同感是逐渐减弱的。他们变得敏感,需要我们肯定。
还是上面洗碗机的例子。
为了不让我妈重复劳动,我给她讲洗碗机的原理。她态度很认真,但我一眼就能看出,她关上了接收信息的所有通道,只是在不做声地配合我说教。
我展开柔情攻势,说心疼她,怕她受累。结果有一天,我妈失控了:「我现在只能为你们做点洗洗涮涮的事情了,还老被你嫌弃……」
那一刻,我真的比窦娥还冤,我哪敢嫌弃母上皇太后啊!我知道她是倚老卖老,但也深深地意识到了老人的敏感和脆弱。我哄她,好吧,我再也不自以为是,粗暴地「一切都是为你好了」。
3立刻马上给他结果
老人交代一个什么事,会期望你立刻马上就给他办了。见你当下没反应,他就会一遍遍催促。
「下个月你姥爷过生日,给他挑个礼物寄过去吧!」接下来的一个月,几乎每天,我都会收到各种理由的催:
「赶紧办了吧,年纪大的人过生日讲究提前!」
「还没寄呢?万一不合适,都没法退换了……」
「我交代你的事,你能不能重视点!」老妈终于忍不住发飙了,「我要是自己会,还用一遍遍求!你!」
老妈那个恶狠狠的「求」字让我打了个激灵——快速发展的社会让她失去了掌控感;我的时间管理她不会理解;看不到我的行动,她就没有安全感,进而就是对自己老了、无能了的自责和抱怨……
最终,为了避免姥爷提前半个月收到生日礼物,我跟表妹串通好了:她负责打电话给我妈,说礼物已经收到;我负责打电话给姥爷,说礼物已经寄出……
5. 结语
人生漫漫,大多数人稀里糊涂就过完了。
很感谢龙应台,她用作家特有的方式,记录生命,也点醒我们的人生:对上一代的感恩致敬,也是对下一代的身教和温柔提醒。
成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不过,有妈在,家就在。有这种上有老,下有小的甜蜜负担,督促我们成长,何尝不是一种福分?
你有多久没回去看父母了?
你有多久没好好跟他们围坐在一起吃饭了?
今天重阳,老人节,虽然父母可能还不言老,但请给他们打个电话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手机端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