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不是有这样的想法: 孩子吃得越多越好,这样才有营养; 生病时,身子虚,更加要多吃。 但却发现,吃得很多,感觉没有吸收,反而更容易积食、生病了?
这是因为没有根据孩子的脾胃情况来针对性地喂养。我们都知道,吃不好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90%的常见病也都是吃出来的。话说,量体裁衣,因地制宜,饮食喂养也有依据分类。
孩子的脾胃状态主要有三种,分别有不同的喂养重点,快来看看你的孩子是哪一种吧。
一、你的宝宝是哪种脾胃状态?
状态一:吃得少,不长肉
如果宝宝脸色暗黄,吃饭吃得少,不长个也不长肉,爱拉肚子或者老便秘,说明是脾胃虚弱的状态。
胃弱:吃得少是因为胃肠蠕动慢,胃部积存着之前的食物,剩余空间不大。 脾弱:脾主管肌肉,不长个不长肉,是脾不能很好地把食物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这样的宝宝不在少数,家长们都是想尽各种方法让孩子多吃点,长高一些。但脾胃虚弱的时候,吃进去的东西不能消化吸收,也就成了垃圾,囤积在体内还会产生积食,降低宝宝的免疫力。
状态二:吃得多,不长肉
如果宝宝很能吃,但还是不长个不长肉,有时会口腔酸臭、有口气,舌苔也很厚,说明宝宝是胃强脾弱的状态
胃强:宝宝吃得多,胃的容纳能力强。 脾弱:吃进去的食物都存在胃里,脾不能及时地消化吸收。食物堆积久了会变质,营养成分丢失,也影响了长高和长肉。
胃是接收容纳食物的作用,脾有运输转化营养的功能。在胃强脾弱的时候,孩子很能吃,但不一定能够消化吸收,身体没有充足的营养还是会“叫饿”,让身体多吃些营养进来。 这时,家长不要觉得宝宝能吃,就使劲给吃的,而不去考虑宝宝有没有真正吸收。
状态三:吃得好,也长肉
最好的状态是,宝宝既能吃,吸收又好,长个长肉两不误,大便基本正常,生病较少,说明是脾胃强壮的状态。
胃强:吃的正常,不挑食,不厌食,也不暴饮暴食。 脾强:脾胃分工合作,食物中的营养能够很好吸收和输送。
脾胃强壮,说明宝妈喂养得好,脾胃运转快。脾胃为后天之本,影响免疫力,宝宝的体质也会更好,生病自然少一些。
这种情况,宝宝就万事大吉,不用注意了吗?也不是的,接下来,就好好说说这三种情况的饮食重点。
二、3种应对方法大揭秘
1、胃弱脾弱该怎么办?
胃弱脾弱的宝宝,饮食的关键点在于:休养。
休养就是休息、养护。宝妈首先要有个心理暗示:不要着急。 因为当脾胃处于虚弱的状态,想要强身健体,需要一步一步来,而不是急于进补。一口气可吃不了大胖子。 身高体重是跟遗传是有关系的,给宝宝少吃一些,清淡一点,让脾胃好好休息,吸收才会更好。
按照年龄来补充营养,大多都能满足身体所需。 0-4个月的宝宝,喝母乳或奶粉就可以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 4-6个月的宝宝,辅食引入,开始添加米粉等营养素多一些的食物。 6-12个月的宝宝,主食为奶,可添加蔬菜、蒸蛋、面条,这其中已经含有大量的铁、钙、锌、蛋白质等身体所需的营养。 1岁以后,慢慢和大人一起吃米饭,但在烹饪上清淡一些,食材上易消化一点,多吃一些当季的蔬菜、水果。
2、胃强脾弱该怎么办?
胃强脾弱的宝宝,饮食的关键点在于:控制。
这类宝宝食欲特别强,可越吃身体越差,首先要做的就是控制住,少吃。
宝宝想吃,怎么控制呢?
宝宝有时候想吃东西自己是控制不住的,需要家长帮帮忙,有几个小技巧用得上。 想吃零食时,先喝水; 或者用游戏、玩具分散注意力; 如果一定要吃,可以用汤粥、水果代替零食。
如果宝宝一不小心又吃多了,可以顺时针揉揉肚子,也要经常活动、运动一下,这样能促进消化、排泄。
很多情况下,宝妈是知道要少吃,可老一辈不让,一定支持孩子多吃,继续加重身体的负担。 老一辈有他们的经验和考虑,但并不适合目前宝宝的情况,可借助其他亲人朋友一起说服。都是为了孩子好,而且现在老人也会上网了,多沟通、多磨合,会慢慢理解的。
3、脾胃强壮还需注意什么?
脾胃强壮的宝宝,饮食的关键点在于:保持。
如果你的宝宝脾胃强壮,那您一定非常了解宝宝的身体情况,是不折不扣的育儿达人。 但也不要掉以轻心,需要继续保持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就算是偶尔生病,也不要过于着急而进步,以免偏入脾胃不良的状态。
保持的小技巧:反馈式喂养。
家长是陪伴孩子时间最多的人,最能观察和体会孩子的变化,进行相应地处理。 您可以继续观察孩子饮食后的状态。比如观察、记录宝宝的舌苔、精神,口腔气味等情况。(以下图片可供参考)
如果观察到宝宝出现积食,就要看看哪些食物不是很好消化,少吃一些,让脾胃得到及时恢复,营养得到更好地吸收。
根据宝宝不同的脾胃状态喂养,90%的营养都能吸收。但如果喂养不当,不仅影响生长发育,还可能引发生病。 您可以把这篇文章分享给周围的宝妈,把正确的育儿方式帮助更多的宝宝。
文章来源:儿康堂育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