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起不来了。”
在被父亲用皮带和衣架抽打了1个多小时之后,6岁的女孩小蕊向爸爸哀求道。
全身淤血发黑的小蕊,最终死在了父亲的殴打下。
小蕊尚未出生时,父亲蒋某因抢劫罪入狱,去年才刚刚刑满释放,在这期间,妈妈离开了这个家,小蕊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悲剧发生的那个下午,是蒋某外出打工回家的第三天。
“不听话,还顶嘴。”
在出租屋里,单独照看女儿的蒋某,教训了调皮的女儿,直到发现女儿身体异常,才送到医院抢救。
最终,小蕊没能抢救回来,带着满身的伤离开了人世。
“孩子不听话,伸手就打。”秉持暴力教育,一触就失控的父母,最终酿成无数家庭悲剧。
1
孩子成了父母泄愤的工具,这样的事情不是个例。
26岁的男子黄某,带着女儿到广西找前妻,但妻子一直避而不见。
晚上,黄某在外面喝完酒,回到房间,因为嫌弃女儿哭闹,用拳头狠狠砸向她。
女儿不停地喊着:“爸爸,不要”。
父亲没有停止,还将打女儿的过程拍成视频,发给了前妻。
去年发布的《防治针对儿童的暴力——多领域专家团队与儿童保护中心在中国的探索》报告中,一份样本量在十万数量级的研究显示:
在中国,20.6%—32.5%的儿童遭受过不同程度的身体暴力,15.4%—23.7%的儿童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情感/精神暴力。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珍宝,可为什么家长对孩子的暴力如此普遍?
很多时候,是父母的控制欲,把爱变成了伤害。
事无巨细地为孩子考虑、决定,这样的惯性让父母把“你是我生的,必须听我的”挂在嘴边。
将孩子看作自己的私有财产,拥有任意打骂的自由,一旦违背自己,便对孩子高高扬起他们的手。
“我就不相信,他这些毛病我打不好。”
“孩子还小,你跟他讲道理也不懂,不如吓唬他。”
在一些父母的观念里,动手解决问题,最快也最简单。
即使在家长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家庭,用拳头代替说理的现象也很常见。
根据某网站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学历是大专及大专以下的家长中,从来不对孩子吼叫的家长占比28%,博士家长中这一比例也不到一半,为44%。
有人曾这么总结中国父母与孩子间的相处模式:“缺乏沟通,不善表达,羞于说爱。”
父母不能以平等心看孩子、不懂如何与孩子沟通,继而孩子不向家长倾诉,双方嫌隙增多,暴力便成了父母解决问题的方式。
豆瓣上有个讨论小组叫“父母皆祸害”,很多人控诉,父母将自己视为“出气筒”。
孩子相对成人反抗力较差,有些父母便在孩子身上使用暴力,释放生活与工作的压力。
广东东莞市一名90后母亲,将4岁儿子毒打了一顿。问及殴打孩子的原因,她说是半年前和丈夫离了婚,心情不好,发泄下。
孩子还小,生理上的伤痕可以愈合,心里的阴影却不知何时能抹去。
2
父母情绪失控,是一时的冲动,对孩子的影响,却可能是一辈子的。
如果说孩子像一张白纸,那么童年时期就是这张纸最薄弱的时候。
这个时候往上面添加的色彩,不管是沉重压抑的黑色,还是轻快明朗的彩色,都最不容易洗掉。
有学者曾对一群经常受到体罚的孩子做过研究。这群孩子的年龄分布在4岁到15岁,他们每年受到12次以上的体罚,且连续3年挨打,包括被扇耳光或被用鞭子抽屁股。
根据医疗诊断,与未受到体罚的同龄孩子比较,他们的大脑关乎感情与意欲功能的部位平均缩小19.1%,关乎集中力与注意力的部位缩小16.9%,关乎认知能力的部位缩小14.5%。
这意味着,童年时期频繁的体罚,会导致孩子拥有较低的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经常受虐待的孩子,往往反应迟钝、接受能力差。
比起身体上的受伤,心理上的阴影更加难以消除。
两位美国疾控中心的医生曾写过一份《童年不良经验研究》。
所谓童年不良经验,指的是童年时期身心上受到的不良经历,包括性虐待、家庭暴力、父母离异, 情感受到忽略等。
在这份研究中,他们发现,拥有童年不良经验多的孩子,长大后患忧郁症的几率是正常人的四倍,而出现自杀倾向的几率,则是正常人的12倍。
身体的伤痕可以随着时间慢慢痊愈,心灵上受到的伤害,却没那么容易治愈。
有一期《演说家》里,女导演黄莉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在她11岁的时候,亲眼目睹了爸爸殴打妈妈,而妈妈面对家暴,选择把女儿当成出气筒。
爸爸打妈妈,妈妈打女儿。在这样的家庭里,黄莉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
工作之后,她终于不用和父母再住在一起。
虽然身体上逃离了家庭,但心灵却还被困在牢笼里。
因为小时候的遭遇,她在长大后的每一段亲密关系里,都不自觉地选择成为隐忍和牺牲的那一方。
很多时候,明明自己是受害者,心里却有着深深的愧疚感。
为了走出童年的阴影,她整整花了23年,在无尽的自我挣扎和心理医师的帮助下恢复过来。
走上演说家舞台的时候,黄莉已经38岁了,她美丽而自信,握着拳头对大家说:“有暴力发生的地方就是犯罪现场,哪怕那个地方叫做家。”
还有更多的人,他们不够幸运,不够坚强,没能享受家庭的保护和关爱,也承受不了本不该承受的冷漠的暴力。
他们一边努力独立,想要挣脱家庭的影响,一边又非常渴望爱和照顾。但是受过伤害的心灵,已经变得敏感封闭。因为在原生家庭里,他们没有享受到亲情和爱,所以即使如此渴望被爱,也还是对爱情和婚姻充满恐惧。
东野圭吾在《时生》中写道:“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
原生家庭就像是一个人的起点,遭受过长期冷漠、争吵、家暴的人,要花许多力气去踢开那些糟糕的记忆,走上属于自己的道路。
3
很多父母总想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达到教育的目的,打骂的效果似乎“立竿见影”。
但体罚最终带来的,是让亲子关系变得紧张。
暴力会导致孩子出现反抗意识和领地意识,让孩子建立起自我防御机制。“被干涉”、“被侵犯”、“被操控”的心理无形之间在孩子和父母之间变成一道高墙。
这渐渐会演变成一个躲猫猫的游戏,父母越是不想要孩子做的事情,孩子反而会以更为隐蔽的方式去完成。
父母原本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却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聪明的父母会将孩子当成“大人”一样,进行平等的沟通。
《爸爸去哪儿2》里的夏天,因为善良又懂事被很多人喜爱。细究下去会发现,正是良好的家庭教育造就了这个小天使。
节目里有一个下水田抓泥鳅的环节,林大竣和夏天都不愿意踩进泥潭。林大竣的父亲林永健,斥责了儿子一顿,然后直接将大俊拽进泥潭。
有洁癖的大俊,依然没办法突破心理障碍,最后崩溃大哭。
而夏克立先是给夏天将了一个故事,最后轻轻地问,你现在还愿不愿意下来。
通过耐心的沟通,成功说服了夏天加入劳动之中。
大人眼中“耍性子”的小孩,未必不明事理。
孩子们所需要的引导,并不是简单粗暴的“下次不要再犯”,而是“我知道自己错了”。他们需要鼓励、引导、更重要的是,需要尊重和理解。
不把孩子当独立个体的父母,终须考虑孩子有一天要独立掌控自己的人生。
《请回答1988》里,爸爸曾对女儿德善说:“德善呐,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
但孩子,也是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
本文转自公众号|谈心社(txs163),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